欢迎访问 12348上海法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普法活动 > 普法案例 > 正文

自己离职单位扣除绩效工资是否合法?

上海市司法局 发布于:2025-04-10 分类:普法案例

来电人咨询:自己离职,单位应该何时结清工资?单位依据绩效考核规定扣除劳动者的绩效工资,是否合法吗?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律师解答:在无特殊约定的情况下,单位应该在来电人完成工作交接、办理离职手续时结清工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离职时用人单位应一次性结清工资,部分地区允许合理延后但不得无故拖延。若单位依据绩效考核扣除绩效工资,需满足制度经民主程序制定、公示告知且考核结果合法有效,否则属于违法克扣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协商、劳动监察投诉或劳动仲裁维权,要求补发工资及可能的滞纳金或经济补偿金。建议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条、考核制度等证据,必要时申请法律援助,并在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避免超期丧失胜诉权。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提示

劳动者与企业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劳动者认为企业侵犯其工资权益的,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举报。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有导致网站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升级更换浏览器访问。 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