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来电咨询,三年多前,她的一个亲戚以投资项目为由,向其借了50多万,由于是亲戚的原因,比较信任,没有签合同,但有转账记录及聊天记录。三年多过去,现在找亲戚还钱,他以各种理由拒绝,而且还表示这个钱不是借的,是用于投资的,现投资失败,钱亏了,不存在还钱的说法。李女士询问,如果通过诉讼方式找亲戚还钱是否已过诉讼时效?
平台律师告知李女士,在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情况下,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具体来说,如果出借人向借款人提出履行请求、借款人同意履行义务、出借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情形,都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并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根据李女士的描述,李女士已向其亲戚主张借款,亲戚以各种理由拒绝,这个时候李女士就应该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了,开始计算诉讼时效。在这中间,李女士向亲戚主张权利都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重新计算。因此,虽然过去三年多,李女士的借款仍然在诉讼时效范围内,建议李女士尽快搜集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向法院起诉,在诉讼时可以提出财产保全。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案例提示
诉讼时效又被称为消灭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其公力救济权归于消灭的一种时效制度,一旦过了诉讼时效,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利,即胜诉权利归于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