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12348上海法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普法活动 > 案例库 > 正文

被人骗了十几万做投资,现在该怎么办?

上海市司法局 发布于:2025-02-14 分类:案例库
标签:诈骗 报案 受害者谅解

林先生致电咨询,称其有一位交情颇深的朋友,去年突然显得经济状况宽裕,消费大方,便询问缘由。朋友神秘透露找到了高收益的投资渠道。林先生听后心生向往,便请求朋友带他一同投资。朋友虽勉强答应,但要求林先生不要过多询问具体投资细节,只需坐等收益即可。林先生以为遇到了好机会,便筹集了二十万元交给朋友。初期,他每月都能收到一到两万元的“收益”。然而,去年年底收益突然中断,朋友也失去了联系。后经多方打听,林先生才得知朋友其实是利用骗来的钱款过着奢侈生活,将自己包装成成功人士。林先生对此极为愤怒,希望了解如何维权。

平台律师告知林先生,其朋友的行为涉嫌诈骗罪,属于刑事犯罪范畴。当前,林先生应首先报警,并向警方提交所有与案件相关的材料。警方在核实情况后,如确认存在犯罪嫌疑,将会立案处理,并展开追赃工作。若朋友到案,林先生可与其协商,若朋友能够退还骗款,林先生可考虑出具谅解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减轻其朋友的后续法律责任。

法律法规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案例提示

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属于诈骗罪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2348平台律师提醒:切勿轻信所谓“天上掉馅饼”的高收益投资神话,大多数神秘且异常的投资机会都是骗子编造的陷阱。只有摒弃不劳而获的幻想,脚踏实地,才能真正远离诈骗风险。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有导致网站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升级更换浏览器访问。 升级浏览器